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中华远古史研究理路

解读为“天地由混沌未分到天地剖分、伦理有序”。昆仑丘,是伏羲(盘古、元始天尊的原型)“剖分天地、析理万物”的场所。古书载,伏羲造琴瑟。琴瑟、笛箫是象形文字“侖”、“龠”、“和”等字的原型;远古时又传昆仑丘是神、人通天达地的天梯,是盘古开天辟地后的中央天柱,人们顺“丨”(棍,天柱)可“若囱(管通)而上行,若棍(柱通)而下退”。可见,伏羲创制琴瑟、笛箫之时之地,盘古开天之天柱昆仑丘无疑是“昆仑”二字的创生地。例四,宛丘。《诗经·陈风》有注曰:“陈者,太皞宓羲之墟。”《左传》:“陈,太皞之墟也。”《尔雅·释丘》:“丘上有丘,为宛丘。陈有宛丘。”那么陈地宛丘在哪儿?这很简单,按图索骥地解读并对照宛丘二字的创字环境,就能找到真实的宛丘。宛,从宀(房屋),从夕巳(表屈曲),会宫室回环盘曲。引申为凹入。《诗·陈风·宛丘》:“宛丘之上兮”。毛传:“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尔雅·释丘》:“丘上有丘,为宛丘。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