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中华远古史研究理路

往也”。此解方为王之原始本义。“王”字充分体现出伏羲时代敬天勤民的时代特征。中华先民以天中地中昆仑为能通天达地的天柱。《淮南子·墬形训》:“昆仑,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论衡·道虚》:“升天之人,宜从昆仑上。”古来皆谓唯于天柱昆仑方可“参通天地人者”,且道界称“百王先”伏羲于昆仑“王天下”百有余年(《遁甲开山图》),故象形文字“王”字无疑原创于伏羲时代的昆仑丘。古文“屋”( ),象远古半地下穴居上面层草覆盖的顶部之形,下从至,会人所至止。原始时期既无后世屋宇又无后世车驾,可见,“屋”并非造字于后世之屋宇,更非造字于车盖,而是创字于远古穴居、龛居时代。伏羲在昆仑“王天下”时凡居平地多为穴居、山崖多为龛居,顶覆盖层草以防风雨、防寒暑、防蚊虫、防兽害。远古先民于昆仑的龛居村落至今犹存。足见“屋”字无疑原创于伏羲时代的昆仑。故王屋山是指原始帝王穴居、龛居之山,非指“山形如王者车盖”。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