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远古史研究理路
路与正子午线的交角,并可于晴日顺此街路向西北望,此街路当正指北偏西21°昆仑丘圣王坪。汉·张衡《东京赋》“左瞰旸谷,右睨玄圃”正指此。《书经图说》中之“体国经野,辨方正位”“卜食洛邑”,“攻位洛汭”,所记所画皆是周公“复卜申视”后由太保姬奭按21°形制而选址规划洛邑时的场面。还可量测紫微宫中轴线与天台山的交角。量测结果若非21°,则表明这一技术不能用于测年断代,若确是21°则既表明这些文化皆系一脉相承于伏羲大道,也证明伏羲所处年代无疑是公元前六千年。远古史的测年断代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传统测年技术,我们相信我国测年断代技术会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成熟。10、关于划分远古史史料文献轻重等次的商榷当前,凡涉及到中国远古文史,学界多主张将史料文献划分轻重等次。《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把商周到战国前期的史料,如甲骨、金文、《易》、《今文尚书》、《诗经》、《左传》、《国语》等先秦著作定为第一等;战国后期到西汉末的作品,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