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中华远古史研究理路

所言:“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茫然不知者也。”(《日知录》)故若脱离具体的自然环境,仅从书本到书本,将永远无法破解中华远古史。7、重新定义“史前文物”史料,区分为文献史料、文物史料和口传史料。并将文物史料定义为“人类社会历史遗物和遗迹”。王国维、罗振玉先生“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这是对的。但假如把文物史料绝对化地界定为人工遗物和遗迹等“地下史料”则有待商榷。例一,因误传伏羲王都在淮阳,于是当考古队在淮阳挖出4500年前大汶口晚期文化层遗迹,有学者便据此“敲定”伏羲生活于六千年前大汶口文化早期的淮阳。其实,出土文物中并无一件可证明淮阳与伏羲时代的文化直接相关。另外,淮阳虽有许许多多与伏羲有关的如伏羲陵、伏羲庙、太极门、统天殿、八卦坛等等后世人工建筑,但这些只不过是“绝地天通”后迁居淮阳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G > 国学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