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栈道
道不像栈道那样平直近捷,里程要长,坡度有增加,但比栈道经久耐用、安全,且维修省工。川陕间的诸条古道,大体都是南北走向,局部地段随河谷而弯折。各个时期的干道,都有固定的路线。但相邻二道之间,常有若干小道相连,行人登程皆可就近取道.而且一条大道的两端,常有不同的出口,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五说到栈道不能不说一说石门。大约在东汉明帝永平四年(61),先民们在褒斜道南端褒河谷口七盘山下一伸入河中的高耸山嘴上,开辟了这条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用于交通的人工隧道。因明帝诏书中称其为石门,历代沿用此名至今。石门修通后,《石门铭》中这样记述其盛况:“穹窿高阁,有车麟麟。咸夷石道, 驷牲其骃 。千载绝轨,百辆更新。”汉时一轨之宽为1.5米,两辆车可在石门内并行。从此,行旅不再苦于登涉,车辆不再“阻以石门”。石门内隧道南北长14米,东西宽3.95至4.25米,高4至4.75米。石门的石质为坚硬的石英岩,其内壁略呈圆弧状,虽有局部的凹凸不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