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有答
表面流速不同压强不同引起的,而通常我们所说升力大多集中在翼型25%弦长处,这用绕翼环量理论如何解释?答:用环量来解释升力的库塔-茹可夫斯基理论奠定了二维机翼理论的基础。该理论自1906年提出,在计算和解释升力方面和1726年提出的伯努利原理相辅相成。但是,“升力大多集中在翼型25%弦长处”的说法有些不够严谨。25%弦长(一般称作四分之一弦长)在薄翼型理论中有着重要地位。在理想不可压缩流体中,如果翼型的迎角、厚度和弯度都很小的话,翼面的迎角、厚度和弯度这三者对气动力的影响可以分开考虑,这便是薄翼理论。薄翼在空气中会受到升力、阻力以及俯仰力矩的作用。如果对四分之一弦长处计算薄翼所受的力矩时,我们会发现该力矩不随迎角的变化而变化,这个力矩被称为零升力矩,而这个位置则被叫做翼型的焦点(具体的推导公式请参考《空气动力学》等相关教材)。将气动力抽象为作用在翼型焦点上的升力、阻力和零升力矩的做法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近似。但是,当翼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