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1B”需求、风险与现实
吨级,推重比约为9。作为计划装备歼20的下一代动力系统,涡扇15的最大推力可能与F-35B的F-135相当,但推重比会差一些。如果涡扇15能够尽快量产,则所谓“歼18”的“心脏”自然有保障。但关键问题是中国目前连涡扇10的可靠性都还没有彻底解决。国产发动机恐怕远水解不了近渴。当然,在“歼18”的样机或早期生产批次中也可以选择现成的俄制发动机,或其国产改进型。如歼31样机使用的RD-93,或苏-35上的117S。前者的问题是推力不够,最大加力推力只有8.3吨,“歼18”如采用这款发动机至少需要装备两台,《简式》的相关报道似乎证实了此方案的存在。不过这将使飞机的整体设计很难平衡,首先是没有任何国外双发方案可供借鉴;再者“歼18”与歼31不同,其需要额外装配一整套升力风扇与相关动力传输系统,这样的飞机本身自重就大,两台发动机进一步增加了重量,武器与油料载荷被占用,由此会直接影响其实际作战能力。如装备117S发动机会稍好一些。作为一款供T-50第一阶段使用的过渡型发动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