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H > 航空知识

空客,从举步维艰到海阔天空

鼎力支持国货的光环。空客的工厂内存放的“白尾”(即制造完成却未能售出的飞机)A300曾一度达到16架。A300的早期用户也很快发现,这种短程宽体客机在运营中存在缺陷:为了填满客座不得不降低航班频次,结果就会失掉那些倾向于旅行时间更具选择性的乘客。原来憧憬的宽体舒适性噱头,对于短途乘客看来也缺乏诱惑。对这一概念的调整,促成了后来空客王牌产品A320系列窄体客机的诞生。就在A300举步维艰时,美国FAA修改了ETOPS规定,准许双发飞机投入远程运营,这让A300获得了中远程航线运营资格。1977年,美国东方航空租用4架A300试验运营,发现比洛克希德“三星”省油30%,大喜之下立即订购23架。这份数量并不庞大的订单立即让波音和麦道一贯上扬的鼻子嗅出了真正对手的味道。继东方航空之后,泛美航空的A300订单也飘过了大西洋。到1979年,已经有81架A300投入运营。A300为空客积累了丰富的制造和营销经验,A300的机体后来被缩短成为A310,拉长后则成为A330和A340的基础,经过改造则成了A300-6
<<上一页  下一页>>

hkzs20140301

首页 > 电子期刊 > H > 航空知识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