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鹰探海路 谁识千里途
,而海军对教练9G上舰可能同样报以期望。而后来取消这一设计无疑说明,使用单位对该机的性能能否达到真正的航母舰载机起降标准仍然心存疑虑,导致该机最终用途发生改变,否则尾钩至少可以用于在岸基模拟场地的着舰训练中练习如何钩上模拟拦阻索的训练科目。教练9G命运的转折虽然通过对翼面气动布局的改动,教练9G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效提高了包线左端的飞行性能和起降能力;但是由于“小步快跑”的局限性,该机的机身设计还是存在着教练9基本型,以及歼教7身上,尤其是后机身和水平尾翼的一些设计特征,仍然带有二代战斗机的设计特色。并且该机没有采用现代战斗机设计中普遍采用的翼身融合设计,机身贡献的升力仍然有限,导致飞机总体升力特性相对于瞄准三代机标准的L15“猎鹰”仍然存在差距。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教练9G做出了一番堪称苦心孤诣的改进后,使用单位还是认为其起降性能和大迎角飞行能力两项重要指标和歼15无法做到无缝衔接的原因。而且,贵航在整个教练9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