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10马赫反击
中的实际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如果非要说这些设计指标“不切实际”,那么至多是没有切合中国当时航空装备研发技术水平的实际,而非国际大环境的实际:这一时期中国周边出现的F-104、F-105都对中国国土防空形成了速度压迫,而美国同一时期开始装备的B-58超声速战略轰炸机更是严峻的速度挑战。东风113计划是应对这类威胁的合理举措,当时中国的确无法独力完成此类装备,但也正是在这段严峻的困难时期,中国从自身装备研发不断挫折与西方航空装备的速度压迫中清醒地认识到航空装备的速度与优势的辩证关系。并从更深层次认识到速度这一看似简单的性能要素对航空基础科研水平的严酷诉求。今天国家技术和经济实力已经显著提升,国产第三代主战航空装备大量装备,第四代主战装备呼之欲出,中国航空装备总体技术水平正快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不可能容忍航空装备在飞行速度上与先进国家出现“新生代差”。责任编辑:王宏亮
<<上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