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传播学视野下的《致青春》

们无比怀恋。三、信息传递过程格雷马斯认为对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意义的阐释,由于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差异,世界得以呈现在我们面前,并为我们的目的而存在。影片《致青春》从结构上看分为相互对立的两部分:校园时期与社会时期,校园部分色调朦胧气氛烂漫,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而社会部分则色调偏冷,充满了无限的压力与多变的选择。正如影片发行的两张海报一样,代表校园时期的“跳跃”版海报色调明媚充满张力,主演们的随性跳跃的姿态尽显青春的自由与动感之美,寓意青春伊始的肆无忌惮;而象征社会时期的“飘逝”版海报画面则颜色素雅苍白,画中青春的物品亦是支离破碎,与主人公飘浮的身体一样随风远去,充分展示出青春的残酷及其逝去后的无可奈何之感。这种对比式的呈现营造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让观众对那段青春岁月更加回味无穷。格雷马斯认为,“一切语法都或隐或显地呈现出两个组成部分:形态和句法,形态具有分类学特征,其中的各项相互定义;句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