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试论大众传媒对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报道和支持

,都表现的行为;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遵纪守法的公民。但大众传媒中的他们经常是邋遢、低素质、没有诚信、破坏社会安全稳定负面的刻板印象,如各种农民工的“临时夫妻”、讨要工资以跳楼相要挟之类的报道,面对不公正的报道,他们却没能力出来抗议和辩驳,进一步强化了城市居民对外来的农民工的偏见,进而更形成了歧视行为。有代表的极端的例子,我们不妨看着一则新闻:“日前,湖北武汉市汉口三金潭小区一处厕所围墙上,惊现一行红色大字,‘外来民工禁止入内,违者罚款二百’。据修建这个厕所的业主解释,因为这一带外来农民工较多,常来这里上厕所,把厕所卫生弄得很脏,所以才写下这样的告示。[5]”(三)弱势群体被“他者化”、“被消费”媒体聚焦于弱势群体,夸大其词,好心办错事的想象,屡出不穷。传媒报道弱势群体的角度很多是站在社会主流人群的角度来考虑,抱着可怜甚至猎奇的态度来“消费”这种新奇的元素。例如,2010年的社会焦点之一“犀利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