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试论大众传媒对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报道和支持

哥”就遭受了这样的境遇。他的确因为媒体的报道引来了广泛的关注,但是更多地大众饭后的谈资。又如一些遭受性侵的女性,因为媒体的过度介入,使她们的隐私暴露无遗。有关弱势群体的报道的主体应该是弱势群体自身,而不是政府部门或者有关专家;他们的经历、体验以及思想观点应是媒体报道的重点。但是我们的媒体报道常常把弱势群体作为配角,作为显示媒体人文关怀以及政府关心百姓疾苦政绩的对象。即使是充满人文精神的《南方周末》,其对农民工的话语建构,亦主要通过文化或政治精英来“代农民工立言”。众多关于农民工议题的新闻报道中充斥着政府、官员和专家的叙述和论断,农民工的声音却难以通过媒介表达[6]。三、弱势群体“失语”的根源首先,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层同样在意识形态上占有支配地位,体现在大众传媒上,就是精英阶层拥有话语霸权,弱势群体的经济地位的低下导致其失去话语权。从微观上说,市场经济环境下,每个新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