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论网络公共领域中的犬儒主义根源及形式

的事实——现代社会也更趋“理性化”,社会只是为满足个体需要的一种工具性的联合。而这种所谓的理性强调的是一种“技术理性”,其后果便是造成了“类”的维度的缺失。在这种语境下,“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都变成了一种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利用的关系,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张个体优先性和个体先于社会。日渐强大的个体不再关注自身的“类”的特质,同类间的情意,“类”所承载的意义与价值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淡忘了[5]。原本那种可以补充其内在本质的个体间关系,不可避免地被相互利用以求利的外在关系所取代。于是人们身处于这种“理性化”的制度之中的某一个环节,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社会制度的塑造,并只能通过它来实现自身价值,而最终惟一能衡量自身价值的尺度便是利润与效率。究其原因,在低程度意识形态控制的社会中,现实失去了意识形态的道义支撑,大众对缺乏支撑的现实却又无力改变,这种无力感便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对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