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博传播与公共领域建构的几点思考
八名是演艺明星,人们对娱乐的兴趣空前高涨,娱乐化的微博成为粉丝围观名人的新阵地。互联网观察员洪波说:“国内微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走向娱乐化”。当本应成为草根自由表达的平台的微博被大量的娱乐化信息占据时,大众会陷入无意义的信息语境中,此时的微博又怎能扮演公共领域的角色?此外,当某些明星的微博让参与者变成了他的粉丝,也就变成了信息消费,当变成信息消费的时候,看似公共领域,实则在消减公共领域的理性精神和批判精神。而微博上一些娱乐化的表达,用威尔伯·施拉姆的说法,就是满足当下的快感,娱乐化表达变成了给当下参与者和消费者带来快感的信息,看起来讨论得很热闹,但娱乐化的倾向对于民主政治建设,没有实质性的推动。三、非理性表达的倾向作为自媒体的微博,存在大量非理性的表达。不管是发布信息者还是围观者都显出非理性的一面。2012年7月10日,一名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从蒙牛优益C中喝出黑框眼镜。显然这是一条虚假的信息,是谣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