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落实于实践中的近代宗教慈善事业

会群体,也是教会慈善事业的关注对象。如在1921~1937年间,基督教教会曾开设了上海妇孺教养院、西门妇孺医院。佛教徒王一亭则开设了上海残废院、上海安老院。天主教教会也开设了安老院(后附设于新普育堂内)、南张安老院等。对于妇孺的关注相对于老人、残疾人更为的显著。除了在医疗卫生方面,有了西门妇孺医院这样的妇科医院,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上海妇女节制会便筹办了上海妇孺教养院。该妇孺教养院所涉及的慈善事业较为广阔:1.开设学校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该妇孺教养院与上海学生节制联合会合作,开设了淑基平民学校。这所学校设有公民常识专科、织工两种课程。除了教养院内本有的学生外,还招收了家境穷困,无法上学的儿童数十名。2.施种牛痘民国十三年(1924年)春季,该院曾特请刘代清女士在每周六的下午免费为贫民施种牛痘来预防天花。3.发起废丐运动经过上海妇孺教养院的调查,当时沪上乞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无家可归,一种则是因为家中的壮年
<<上一页  下一页>>

jchm20140222
jchm20140222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