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于实践中的近代宗教慈善事业
方法呢?文中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建立贫民工场,给游民介绍简单的工作、设立孤儿院、贫民医院、贫民医院等等。从1921~1937年的慈善机构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被救者的“教”这一块的确也逐渐成为了宗教界,甚至非宗教界的重心之一。二、医疗卫生方面的慈善事业1921~1937年的上海的宗教界的慈善机构主要可以分为:医疗救济、残疾人、妇孺、老人与儿童救济几个方面。上海的宗教界对于医疗卫生方面非常的重视,在1921~1937年间,运行或成立的宗教界的医院或诊所,根据统计大约有20多所,其中道教的有邑庙施医所、中华到教会施诊部处共2所,佛教方面则也有2所,包括佛化医院和奉化雪窦寺上海分院施诊所。基督教方面则有仁济医院、同仁医院、西门妇孺医院、上海卫生疗养院(总院、分院)、伯特利医院、宏仁医院,以及中华麻风救济会所创办的麻风医院多所。天主教则有公济医院、圣心医院、安当医院、广慈医院、普慈疗养院、若瑟医院、陆家嘴仁爱医院、松江若瑟医院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