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落实于实践中的近代宗教慈善事业

在创办伊始也只招收了12名男孤儿,一直到扩大规模后才开始陆续招收女孤儿。有些孤儿院在招收孤儿或者寄养儿童前,都需要对儿童进行一系列的体检,如果有疾病或者残疾,甚至精神病的儿童,则不予招收。除了慈善机构工作人员、慈善人士路遇的孤儿或贫苦人家无力养育的孩子被送到这些孤儿院、贫儿院外,慈幼机构也积极主动呼吁人士将这些流落街头的孤苦儿童送往机构进行抚养。由天主教会新普育堂所辖的育婴堂就不止一次的和天主圣心医院联名在《申报》上刊登收养婴儿的广告[8]。慈善事业以“博施众济为极功”[7],无论它的内容如何繁多丰富,综合看来,还是离不开教与养两个方面。中国传统的慈善机构主要注重的是养,往往忽略了教育方面。直到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风潮,人们对于教养并重有所认识。 “今者中国各善堂养则有之,教尚未备,且以言夫养……此外,即或有义塾以训贫孩亦惟是略能识字文义。”,“较之泰西教法,相去何止天渊乎?[9]”以此为鉴,已经有人
<<上一页  下一页>>

jchm20140222
jchm20140222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