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的生成:都市类报纸时评公共性之实现
,因此理论解释须用日常语言来陈述,使得理论内化为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作为都市类报纸的时评,是公共舆论表达的一种形式,时评的受众是公众,都市类报纸通过时评来到大公共性的塑造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时评的内容的选择上,都市类报纸的时评遵循维护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从自身角度来看,这种公共利益的取向是都市类报纸主流化转型诉求的重要途径,从读者角度来看又可以为公众提供表达意见和利益的平台。公共性价值的达成,还有赖于公民社会的形成,公民社会不同于以往那种依靠政府强制性的权威共同体,公民不同于以往的臣民,臣民并不是国家的主人,也不同于以往的人民概念,人民是个政治性概念,具有历史的特殊性,从“公民”这个词来说,它没有“人民”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是中性的,“公民”是单数,强调建立在自主性基础上的个人权利,公民社会的建构在中国是个现实的问题,在中国首先要启蒙的是公民意识,都市类报纸的时评在这社会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