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常识的生成:都市类报纸时评公共性之实现

转型期是不能缺位的,在时评的设置上主要是两种,一类是开辟读者来信版或栏目,让公众参与、让公众发言,其意义不仅在于加强了报纸与远置的良性互动更在于经过持续不断公众表达是民意得到凸显,第二类通过社论等方式利用固定的版面,达到公民意识的启蒙,都市类时评的价值就在于告诉人民公民社会的常识,并且能利用这些常识来理性思考。都市类报纸时评对公民常识的启蒙,并不是在抽象层面的逻辑愿意,而是通过议题的常识处理,将其内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善恶、是非标准。只有公民社会的常识、常情被大众所知道、认同、并内化为人们日常行为规范时,公民的意识才算形成。二是通过一种常识的话语来进行叙述,常识性的话语形态是从“这是从常人而非专家的视角出发而阐释的心理学形态。因此,常人关心的是生活的原则,而非普遍性的规律”[7]。科学性的话语虽然精密,但却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用这种话语作为时评的叙述方式,很难形成对话,最多只不过成了媒体的自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