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传媒语境下的“小清新”文化探析
中,“小清新”们根据自身定位对各种商品的文化意涵和身份意义进行自主的解读,并在这种解读中获得了对自我形象和社会地位的一种心理满足。这些巧妙的商业策略使“小清新”们的消费活动变成了一种对自我形象以及欲望的想象性满足,这就让人们产生疑问,原本追求朴实自然、努力挣脱商业主义枷锁的“小清新”文化和“小资”文化到底有什么区别?构成小资情调的元素常常和“小清新”文化符号不谋而合,咖啡馆、话剧、摄影、旅行,张爱玲、安妮宝贝、杜拉斯、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都被这两个群体奉为圭臬。二者本质上都是通过符号化的商品寻求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但是“小资”是主动进行“炫耀性消费”,而“小清新”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落入了消费主义的窠臼。三、结 语“小清新”由最初的一种音乐风格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族群的代称、一种生活方式,大众媒介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网络媒体成为“小清新”的发源地和孕育所,为他们“抱团”提供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