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结果的合理和道德的合理

地情结”到对增产的欣喜蛤蟆滩互助组组长梁生宝的养父梁三老汉,可谓是这种小生产理想的典型代表。在土地改革以前,梁三老汉曾有四段失败的“创业史”:(1)梁三老汉的父亲凭借自己出色的力气和信用,在临终前居然为他盖起了三间正房,并给他娶了媳妇。可惜后来“梁三的命运不济,接连死了两回牛,后来连媳妇也死于产后风。不仅再租不到地了,就连他爹和他千辛万苦盖起的那三间房,也拆得卖了木料和砖瓦了,自己仍然住在他爷留下的草棚屋里。[3]” (2)1930年陕西省发生了特大饥荒,梁三老汉在逃难到蛤蟆滩的饥民里头“捡”到了一个媳妇儿和她带来的男孩梁生宝,再度拥有了家庭的梁三老汉恢复了创家立业的雄心壮志,誓要“重新买牛、租地、立庄稼”,但十年过去后,一穷二白的梁三还是没能把家业创立起来;(3)又过了几年,长大成人的梁生宝创家立业的野心要比梁三老汉大得多,他先是赊账买了一头小黄牛犊,后是租下了地主吕老二的十八亩稻地,可惜丰收之后交过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