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的余华,“先锋”的爱情
的定位使他在描写冷漠和暴力时不至引起自身的不安并乐此不疲。对80年代末的余华的大量研究大多也集中在他的“暴力叙事”,“死亡叙事”,“虚构的真实”等角度,虽然余华在1987年和1989年发表了俩篇标题带有“爱情”字眼的中篇小说,但是也许实在没法将“嗜血”的余华和“爱情”相联系,所以对于这俩篇小说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试图以这两篇爱情小说为纬度,通过与“才子佳人小说”和《乞力马扎罗的雪》的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以“解构爱情”的思路来凸显余华小说的先锋性。一、《古典爱情》——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戏仿和颠覆詹姆逊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将戏仿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戏仿,又被称为滑稽模仿、仿拟、谐仿等等,是一种通过对原作的游戏式调侃式模仿从而构造新文本的符号实践。余华的小说《古典爱情》是通过对《牡丹亭》和聊斋故事的戏仿,完成了对才子佳人模式、死而复生模式、大团圆模式所构建的古典爱情的解构与颠覆。《牡丹亭》通过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