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先锋”的余华,“先锋”的爱情

。这种保卫自我的方式,是“文革后的主体,一个失去物理世界保护的主体,一个无父的、被排斥的、漂泊的主题,一个再也没有田园可供栖息、再也没有历史回忆的主体”保持主体完整性的最后幻觉。 “一个显然的事实是,作家们没有像西方后现代作家那样将宏大的生活之流输入小说之内将其进行卓有成效的变异,而往往采取排斥日常生活的态度。[1]”所以爱情这个日常生活的重大命题就作为一个宏大叙事被用后现代的方式被中国的先锋作家解构了。余华不止一次的表明自己“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6]” “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6]”“我的作品都是源出于和现实点的那一层紧张关系。[7]”余华通过对于爱情的想象和表征,来完成自己对于真实的迈进——余华对于爱情的解构表征的是作为“历史的人质”的现代人的不可自主的绝望,也是先锋文学现实处境的暗喻——先锋派小说家们有着自己是身在他者力量压迫下进行写作的处境的自觉的,否则,先锋的消解和颠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