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视角下解读我国的公民新闻
得到了绝大多人数的信任,于是只剩下为数较少的网民决定跟进此事。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真相最终大白于天下。四、公民新闻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2]。信息环境在传统社会中也是存在的,只是社会交往的空间相对狭小,因而信息环境与客观环境处于重合的状态。而在传统媒体主导的时代,信息环境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映而成为各种媒体所建构或提示的“拟态环境”。新媒体和公民新闻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建构的“拟态环境”受到了冲击和质疑。媒体信息越是海量和多元,其建构的“拟态环境”就越贴近现实,这也是新媒体发挥的一个很重要的社会作用。新媒体和公民新闻所提供的多元信息、多元声音使得“拟态环境”又将向客观环境回归或贴近,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五、公民新闻的社会功能1.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过“媒介即讯息”的著名论断。该论断认为“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