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是一种佛教禅宗“顿悟”式的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感,这种感觉可以打动人心,使人陷入沉思,但受众难以准确地描绘这种感觉。综合本雅明的表述,“灵韵”产生的条件是距离感和历史文化背景,距离感是空间上的,历史文化背景则指向时间,这共同构成了“灵韵”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上的不可复制性。本雅明强调艺术品问世的“即时即地性”,所以它在时间空间双重维度上是独一无二的,且唯有这种独一无二才能构成艺术品的历史,组成艺术品的原真性。本雅明同时还强调了原作“灵韵”的不可接近性。受众面对近在咫尺的原作也要从理智上保持距离,才能体会到艺术品的原真性和独一无二,才能为其吸引和打动,当艺术的独一无二性开启的距离越远时,越会赢得人们的亲近。二、机械复制技术带给艺术品的两个革命性变化虽然本雅明点明了机械复制技术带来的艺术品“灵韵”的丧失,但并没有为此而哀悼;他肯定机械复制技术带给艺术作品的革命性变化,复制品通过复制技术从传统领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