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解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域中解脱出来。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就取代了原本独一无二的存在[7]。本雅明率先在理论上肯定了现代艺术以机械复制为特点的生产和存在方式。首先,他肯定了机械复制技术产物同样具有艺术性:“它不仅能复制一切传世的艺术品,从而以其影响开始经受最深刻的变化,而且它还在艺术处理方式中为自己获得了一席之地。[7]”本雅明认可机械复制产物艺术性的基础在于艺术品先天即具有复制性:在原则上,艺术作品总是可复制的,人所制作的总是可被仿造的。例如,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进行仿制,大师为传播他们的作品而从事复制,最终甚至还有追求赢利的第三种人造出复制品来”[7]。本雅明认为,艺术品原作的权威地位是在与手工复制的赝品一同出现时才能获得的,如果与原作进行对照的是技术复制品,原作和复制品之间并不存在价值上的区别,两者是平等的。本雅明承认艺术本身含有的技术的成分,但在本雅明心目中,并不认为这些成分与那些非技术因素在价值上有何区别。更进一步,本雅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今传媒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