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复兴之争
检察风云2014年第3
繁体字复兴之争
共2页
自中国大陆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简体字以来,恢复繁体字的声音一直存在。废繁用简还是废简复繁,大家对此莫衷一是。无论是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提出恢复繁体字,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在两会正式递交有关繁体字的提案,或是马英九先生倡导“识繁书简”,都让人们争论不休,形成所谓“繁简之争”。究竟简体字的历史如何?为何现在有人提倡重新使用繁体字?繁体字复兴又有何意义?汉字简化运动逾时30年中文字体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国古代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最初是甲骨文,笔画粗细大致相同,并且用图画来表达事物。文字的笔势(笔画的形态)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主要的趋势是笔画由圆变方,图画感减少,符号性增强。汉字的字体主要分为古文字(商代至秦代,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大篆、小篆)和今文字(汉代至现代,主要字体有:隶书、草书、楷书、行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