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复兴之争
书)。汉字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无论是其内部结构还是外部形体,都反映着它所依存的民族文化。从汉字的内部来说,汉字构意反映着汉民族的文化认识,汉字构意变化的背后是其所依存的文化内容的变化。从外部来说,社会文化事件往往成为汉字字体演变的推动力。中国汉字的每个字都蕴涵着特定含义,每个字都是一个生命,它的笔画不能随便改动,一改动意义就变了。中国汉字以往都是繁体的,又称正体字,为何到现代会成为简体字?这是何时开始,由谁提倡的呢?当今的简化字是现代中文的一种标准化写法,主要由传承字以及1950年代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在中国大陆地区推行的简化字所组成。追溯其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2年2月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收集民间及民国以来主张汉字简化的学者们之建议,于1954年底提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于1955年2月公布于《人民日报》。7月,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由董必武为主委,郭沫若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