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峰:转型升级中的文化地产
城,通过建设主题公园,在周围搞房地产开发;第三种是打着文化的名义做地产,但实际并没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只是借文化地产之名,行圈地之实。第三种是最值得担心的,真正的文化地产,文化是创造收入的,要占到其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我曾到某城市考察,某开发商租下了一座城市公园,办了几次文化活动,并借着文化的名义,炒作公司在公园周围开发的住宅项目。这类房企用文化的名义拿到资源项目,占用了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资源支持,却没有实质的文化项目,文化也不为其创造收入,是伪文化地产。检察风云:房产界曾流传“不学东部华侨城,就不懂旅游地产”的说法,如何看待当下旅游地产克隆“华侨城模式”“迪斯尼概念”频发的现象?陈少峰:自从1990年深圳华侨城投资创建的“锦绣中华”景区建成开业,十多年来陆续建设开业的“世界之窗”“欢乐谷”等大型文化主题公园许多都相继取得了成功。同时,北京“世界公园”、苏州“苏州乐园”等也已达到较高水平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