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型大学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实践
师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提供建议和帮助,每位教师每届带3-5名学生。4 结束语本文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和部分兄弟院校在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经验,针对信息安全专业的特点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自身情况,提出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的素质等优化措施。相关措施在我校有了部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中问题。但是,由于信息安全专业的特殊性和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建立详尽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实验方案和实训保障体系、在本科高年级把信息安全专业人才进一步分为研究型人才和工程性人才进行培养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参考文献:[1] 沈昌祥.信息安全一级学科设置说明[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9(5):10[2] 张键.如何培养信息安全高素质人才[J].上海信息化,2011.4:18-21[3] 张栋冰,兰义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技术导刊,2008.7(6):8-10[4]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