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计算机时代

协作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用

分高于以个体为单位的协作模式。⑶ 是否接受协作式教学的方式:62人参与调查,其中非常喜欢的占13%,满意这种教学方式的占29%,基本满意的占32%,不喜欢这种方式的占26%。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可这种教学方式。4 结束语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必修课,通过协作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眼高手低,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协作和表达自我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的操作能力,真正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本文通过设计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多个主题项目,并利用多种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Wiki的平台上相互协作,同时展现自我。调查显示,这种教学方式得到了74%同学的认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 赵艳杰,刘道文.“计算机应用基础”分级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3:98[2] 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234:57[3] 衷克定,郑彬彬.基于WIKI的协作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研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计算机时代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