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计算机时代

协作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用

生大量参与。其主要目标是鼓励所有的同学都能积极参加项目讨论,表达自我,共同提高学习的效果。3 实验及效果实验测试30人左右,两个生命科学院的一年级新生,共涉及15个讨论的主题项目供学生选择参与。分三个内容进行统计,包括学生对主题内容的参与度,学习的效果,是否接受协作性教学方式。⑴ 学生对主题的参与度:这是协作式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期望所有的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充分思考,共同学习。如表1所示,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对所有项目的查看次数只有人均13次,编辑和点评的次数也少于以个体为单位的协作模式。表1 学生参与主题的情况[\&查看次数/人\&编辑次数/人\&点评次数/人\&以小组为单位\&13\&4\&12\&以个体为单位\&26\&6\&22\&]⑵ 学习的效果评价:给全部学生所有项目最终编辑后的文档进行打分评价,以小组为单位的协作模式共参与8个项目,以个体为单位的协作模式共参与11个项目,其中共同参与的7个项目中4个项目的编辑情况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得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计算机时代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