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计算机时代

基于“1+X”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和“经验趋向”上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自我组织”和“课程价值”方面的得分比男生更胜一筹[3]。因此,如何针对不同学生合理设置规划计算机基础的知识体系框架,成为许多高校必须研究的问题。2 建立“1+X”模式的分类、分层次的课程体系“1+X”模式的计算机公共课指的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以强调基础性知识为主、注重学生计算机思维的培养、突出学生在本专业实际应用的课程。针对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打破了原有的一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起点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并且在丰富和优化现有教育资源的前提下,使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材有分有合,建立如图1所示的“1+X”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的分类、分层次的教学课程体系。在建立的“概念与基础—技术与方法—综合与应用”三层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之中,“概念与基础”偏向于通识教育的内容,“综合与应用”与专业
<<上一页  下一页>>

jsjs20140420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计算机时代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37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