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军事文摘

艰难的“安翔”:IDF的发展与升级

战机,必然是“弃之可惜”,那就只能根据现有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升级工作。
  早在1984年,台湾航空工业发展中心就开始寻求与欧洲BAE公司合作,媒体2002年披露,双方签订合同,包括软件设计开发、飞行测试硬件系统建设等方面内容。据悉,BAE向台湾方面提供了基于32位PowerPC处理器的飞控计算机,以此支持2004年开始的IDF试验计划。另外,此项改进可以提高IDF的信息处理能力,尤其着力改善了IDF的机载计算机对于作战地域复杂数据的处理性能。
  
  不过随着大陆航空兵第三代战斗机数量的增加和空战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台海两岸的“军事天平”已经不可逆转地向大陆“倾斜”,IDF那种“小打小闹”的改进显然无法起到实质性作用。于是,为了让IDF在台湾战术航空兵体系中重新找到战术定位,更为了实现陈水扁时期“决战境外”的狂妄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J > 军事文摘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