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都周刊

洋学生的中国梦

国的朝鲜族学生,韩国留学生在上述方面上都弱势。尹惠营强调,回韩国是为了婚嫁,并且“父母朋友都在那边”。这背后也有现实困难,“留学潮时,在韩国学习不好、有问题的学生逃避性地来中国,他们认为会前途会光明,现在变了,人民币汇率升高,留下的成本都是问题。”她说。另一方面,中国收紧了签证政策,外国人需要有2年工作经历,才可能获签证。3美国人亚伯是ATLAS中国求职平台的创立者,他和200多个在中国求职的外国青年交谈过。向他求助的人多数在25岁上下,踏出校门不久,只有些许经验。他们从中国的高校毕业,或者在本国修读中文相关的专业,正站在求职路口,疑惑自己对中文的投资能否收取回报。亚伯看到的最大问题,不是语言、文化或签证,而是“不清楚自己的职业该怎么发展”。中国的经济增速快,许多公司在这里经营得好,“但要怎样把好的宏观面,转化成自己的就业与发展机会呢?”亚伯给他们实际建议: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或者去中资
<<上一页  下一页>>

ndzk20140120
ndzk20140120

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都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