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之意在磨心
于石质茶几之上。茶几如一方巨型砚台,上面还刻有风堂之印章。不禁感叹:“风堂先生不愧制砚名家,茶几都得砚台气象。”风堂先生听罢大笑:“这本来就是一方巨型歙砚。雕好之后,无处摆放,正好家中无茶几,就用来放茶了。”风堂十岁学字,三十学画,五十学砚。和歙砚结缘是因绘画而起。1992年,当时风堂正沉迷于绘画创作中。有一次去江西龙虎山写生时,路过婺源。婺源古属歙县,在古徽州地界,歙砚主要的产地。对以“雅玩”为人生追求的风堂来说,路过歙砚产地,没有不探寻究竟的道理。谁知,只一次探访,风堂先生就让自己掉进小小的砚台里,整整二十年不能自拔。风堂作画是泼墨山水,砚台自然是少不了的器物。但是在平时只是把砚台当成生活工具,从未对砚台创作有过“非分之想”。在婺源深山之中看到歙石,风堂就被石材上自然天成的纹理美镇住。再看当地出产的歙砚,美则美矣,但砚台大多出自工匠之手,匠气太重,整体上,不能对石材随形附势;细节上,对石材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