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都周刊

砚台之意在磨心

的纹理之美无彰显。歙石大美,自己不把玩一番,那就是暴殄天物。于是他花了900元买了一方砚台及石材若干,步行30公里,肩挑背扛将砚台和石材“请”出深山。当时,风堂年届50。回家之后,说做就做。其他人做砚,都有流派、有师承,但是风堂决定自己摸索;别人做砚都有成套的工具,而风堂家里的工具只有几支画笔,无所谓,仗着理工科出身,他很快就操纵机床把器械配齐。风堂认为,砚不是“雕”出来的,而是“寻”出来的。砚台之美,美在石材;而石材之美,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晶。自己做砚,首先是用心灵感受大自然之美,然后用眼睛发现美的石材,最后通过刻刀让暗藏之美跃然而出。早些年,寻砚全靠体力,肩挑背扛把石材拉出深山,然后坐汽车、转火车从婺源运回南京。如今风堂已年过七十有一,体力不济,但玩兴更浓,于是七十岁时,考驾照、买SUV。现在,一旦玩砚兴起,就敢连夜驾车赴婺源找灵感。虽然不是徽州人,虽然五十才有幸识歙砚,但透过一方歙砚窥得徽文
<<上一页  下一页>>

ndzk20140229
ndzk20140229
ndzk20140229
ndzk20140229

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都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