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 “鹰”与“鸽”的反差
其反。在政治生涯的最后阶段,他从传统右翼转向中间派并且大声疾呼,力图让右翼中昔日的老友们清醒过来——以色列不可能永远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维持占领状态,因为阿拉伯人比以色列人出生率高很多,继续维持代价高昂的占领,是不符合以色列利益的。正因为既具备突出的个性,又极富现实主义的头脑,他既是“鹰”,也是“鸽”:本性好战,也善战,但现实的生存需要,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让这位“以色列战神”在晚年越来越愿意选择不战。自我修正的勇气在担任总理期间,昔日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沙龙推土机”,却隆隆驶向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去清除拒不拆除自己家园的犹太“钉子户这位“鹰”与“鸽”合体的政治家最为人称道的,是自我修正的勇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以色列建国的过程,就是犹太人不断在巴勒斯坦故地兴建定居点、和巴勒斯坦人争夺家园的过程。但以色列建国后,采用政策扶持手段从世界各地继续招徕犹太移民,并在约旦河西岸、尤其在加沙地带大规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