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方人物周刊

沈东曙 用社会企业家精神做公益

意识是一种社会企业家精神,可以把自己叫作社会企业。”“把创始人的人格‘组织化’”“社会企业”的概念介于企业与公益之间,说到底,它是一种特殊的“NGO”——它可创造利润,但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将利润再次投入项目,以解决社会问题。所以,内核还是公益性的。在富平家政上积累了信心,富平开始更多地投资社会企业。2008年9月,富平与联想控股等企业,共同成立了富平(社会)创业投资公司。不到一年后,公司投资的第一家社会企业——“永济富平小额贷款公司”正式挂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富平所做的事与传统慈善项目的区别在于,它“授人与渔”而非“授人与鱼”。沈东曙不愿界定哪种模式更好,他不想“用A否定B,用B否定C”,“不会一种方式包打天下”,他认为,针对不同的社会需求和受益人群,有时候你给“渔”更好,比如渴望职业发展的年轻家政服务员;而有时候则给“鱼”更好,比如耄耋老人。富平做的事情,取决于它的受众定位——有能力发展却缺乏机
<<上一页  下一页>>

nfrw20141608

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方人物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