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东曙 用社会企业家精神做公益
能把你所有的储备都用上,并且让你不断地满足好奇心。”从事公益的前3年里,沈东曙几乎都没领工资,“3年是一个约定,我本来就是想全职做。首先要给自己一段时间,确认我是不是真的想做。一旦包括我在内的管理团队全职投入后,我们就应该领工资,让成本真实化。”投身公益之前的沈东曙,还做过中信集团国际经济咨询公司的资深顾问。他把中信视为一所“商业学院”,“活生生把MBA和EMBA课程都上完了”。如今,他更希望用企业家的方式去经营公益,他给自己的定位是:社会企业家。在经济学家茅于轼的观念里,同样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市场意识——这种观念移植到公益领域,变成了用较小的投入,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作为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的试验田,富平学校从2004年起开始在规范的治理结构下运作。茅于轼和沈东曙邀请柳传志、吴敬琏等企业家和学者来担任理事,把此前的小额信贷业务也装进富平学校,方便组织化管理。也正是在2004年,一些美国朋友告诉沈东曙:“你们这些人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