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方人物周刊

戏剧颠覆戏剧

进一点。”这是一个天生有反骨的戏,性别、美丑、善恶都被颠倒,拿着马桶搋子当银剑。按照原作者雅里的设想,乌布王应该戴着一个纸板做成的马头,以体现剧作的颠覆性。这次改动最大的地方在开头和结尾,沈巍加了一个角色——一位受到乌布王迫害的大学教授,原本以为出庭是为指控凶手,没承想自己却受到审判。这多出来的审判,针对的是知识,是控制知识的人和容易受到摆布和煽动的人,换句话说,也就是讲述和散播乌布王故事的人。这个增补影响了完整性,但看得出这个年轻的创作者想要说的话比原作更多,把这种戏谑和怀疑推向循环往复,甚至推向宿命,连良知都成了伪命题。“算是开了一个小玩笑,”沈巍这样回应,“审查、体制不是苦难的真正来源,而是来自于人的存在本身带来的困惑。”他16岁入英国剑桥高中,读伦敦国王学院哲学专业,再去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修电影制作,一年之后辍学,回国创作。学术训练让他熟悉了西方主流的当代艺术语境——环境保护、女权
<<上一页  下一页>>

nfrw20141633

首页 > 电子期刊 > N > 南方人物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