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O > OV海外文摘

大限将至

例子还有安纳托耳·布洛亚的《沉醉于我的疾病》(1992),作者曾经是《纽约时报书评》的编辑,知道自己患上晚期前列腺癌之后,他对死亡展开沉思;保罗·茨威格的回忆录《出发》(1986);以及詹姆斯·梅瑞尔最后的诗集,《盐的洒落》(1995)。如今关于死亡的文学只包含一个主要的亚类型:临终文学。这些作品为何会在当下出现?除了因为寿命长短有着“现实基础”、我们这个时代的自我证明行为已经变得无边无际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体验疾病和死亡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社会性变迁。去年夏天,一份关于《新英格兰医学通讯》创刊200周年的评论文章提到,自杂志出版第一期以来,“疾病已经变得跟1812年大不相同”。肺炎和消化道感染——相对迅速的杀手——以前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如今,变成了癌症和心脏病(拜医学进步所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O > OV海外文摘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3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