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O > OV海外文摘

大限将至

赐,这二者都成了相对缓慢的死法)。当然,浪漫主义时代也有一种著名的缓慢死法,那就是肺结核。事实上,我们对青年济慈的光辉形象及其关于面对死亡的诗歌的痴迷,已经告诉我们很多与我们自己这个时代的死亡风格有关的东西。死亡或许是不变的,但人们对它的体验却不是。如果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死亡风格、一种对于死亡的道德——伦理意味和文学式的看法的话,那么从“驯服死亡”经过“善待死亡”,到了我们这里,肯定就是一个“拖延死亡”的时期——一个缓慢、医疗化的结局,用细节加以记录和刻画。于是,作者就会发现自己身处困境当中,一方面的感觉是很生动地活着——或许比任何时候都要鲜活——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迫近的死灭。这是一种经典的反讽状态。以“拖延死亡”为主题的文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痴迷于身体的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O > OV海外文摘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