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R > 人民论坛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探微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33%。而土地一旦被用于非农业生产,其产生的经济价值则是无法估量的。失地农民的补偿方式严重地偏离了市场经济规律,不仅如此,一次性的补偿方式,无法解决失地农民的现实就业问题,更无法给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可以说,农民用可持续的土地资源换取了廉价的“生活费”。另一方面,受文化制约,失地农民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城乡二元结构带给农民的不良影响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农村的民风、民俗使得农民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与城市居民差距甚远。社会制度变迁过程中,文化的滞后性让农民在短时期内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理念。在失去土地之后,农民在面临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失地补偿等问题的同时,还要面临如何融入城市生活的难题。所以,很多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感到迷茫和不知所属。第五,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不够健全。一方面,在失去能够为自身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土地之后,很多农民得到了城市户口。但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R > 人民论坛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