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保健话节气——夏至
食品与健康2014年第6
居家保健话节气——夏至
共1页
【气候特点】
夏至通常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但并不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接近地表的热量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高点。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就进入盛夏了,高温酷暑天气时常出现,气温有时可达40℃。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习俗由来】
夏至,是我国先秦古人确立的四大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之一,后来逐渐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夏至节,它在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因为夏至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节,也是发生病虫害、水旱灾害最频繁的时期,农作物受害的程度将直接决定粮食的丰歉。旧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