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之具
,因此茶具的种类和形式,与明代没有太大变化。
明代以前,茶具主要用陶瓷、竹木、金属制作,宫廷或达官贵人有的用金银、玉石、琉璃等贵重材料制成。明清之后又有紫砂、漆器、玻璃、竹编、搪瓷及景泰蓝等茶具。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艺术美。
瓷器茶具是随着茶事“兴于唐,盛于宋”,而在唐宋两代达到旁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以后的元明清三代又有新的进步,从而使我国瓷器茶具在当时世界范围内独领风骚。我国古代先后涌现出一批以生产各类瓷器著称的窑厂,如以烧制青瓷闻名的越窑,以烧制白瓷闻明的邢窑,以烧制黑瓷闻名的建窑,以烧制青花瓷闻名的景德镇窑等等,这些瓷窑对我国的瓷器生产、对茶叶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宜兴紫砂壶起于明代。此说法源于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录》创始篇记载。金沙寺有一僧人习惯用陶缸,所以选用细土加以洗练捏坯为壶,并放在陶穴烧之,遂得以传世。《正始篇》记载供春为吴氏家僮,而此时吴氏正读书于金沙寺,供春聪明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