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的《爱达或爱欲》:神话?童话?乌托邦田园诗?
他曾说:“总有一天会出现一位对我做出崭新评价的人,宣称我远不是轻浮之徒,而是一位严峻的道德家,旨在驱逐罪恶,拷住愚昧,嘲弄庸俗和残酷——而且施无上的权力于温厚、天资和自尊。”道德是纳博科夫一直关注的问题,同时他对极权社会、对法西斯政权也有明确的批判立场,这在他的《斩首之邀》、《庶出的标志》及短篇小说《云,城堡,湖》中都有体现。当然,除了直接的现实政治批判外,纳博科夫的道德关切更多集中于对庸俗的批判,这是一个有待展开的问题。三联生活周刊:有一种评论声音认为,纳博科夫过于沉醉于作品的形式,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刘佳林:他确实会非常雕琢作品的形式,他的小说相当一部分魅力和形式上处理直接相关,也可以说他的魅力就来源于小说的形式。法国的象征主义诗人瓦莱里一直强调,主张要写一种诗叫作纯诗,就是应该言之无物的,只有词语层面的能指,而没有所指的东西。诗歌纯粹了,其声音、韵律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一种音响效果就能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