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到攀西:俚濮彝年、盐边油底肉和松露
飞升,发生了山民们集中的提早采挖,导致本来应该12月初的收获季节,几乎挖不到什么像样的松露了。她提议我们上一处悬崖去试试,“老菌塘里的早就给挖没了,只能向更艰险没人发现的地方去寻找新菌塘”。攀枝花松露协会会长谭新培觉得陈家夫妻才是中国真正的“松露猎人”,“是有保护意识的”。12月本来正是松露丰收的季节。对于靠山吃山的陈家,一年的收入大半是来自松露。松茸这几年价格也在上涨,但因为产量大,采集简单,还是不如松露技术难度大。谭新培带着我们越走越高,大概已经翻过了十几道山,终于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山顶上了,大风拼命地吹,山里虽然有阳光,还是被参天大树遮蔽。菌塘是一个很模糊的叫法。陈亚丽告诉我,一个大的菌塘有一亩左右,小的则用双手比了“一口锅”。等我们进入了一片竖立着云南和四川两省交界界碑的山林,沿着厚厚的滑而干燥的松针毯子向深处进发,沟沟壑壑和丛生的杂木让我完全迷失了方向。那种关于宝藏的显像的描述完全没有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