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到攀西:俚濮彝年、盐边油底肉和松露
图:拌橄榄肉及作料他顺手砍了几根树枝。原来不是橄榄本身,而是用橄榄树枝。橄榄树不成片,但山间一望,据说绿得和别处不一样,这里到处是野生橄榄,完全不用栽种。小纳说:“从这里连到元谋的山里很多,很多彝族地方叫橄榄坡。歌也唱,送妹送到橄榄坡,摘把橄椎妹柵着,吃个橄榄。”等我们带着一大塑料袋绿色的橄榄皮碎末回来,一盆一盆分门别类的肉已经在厨房里摆好。这个菜里用的肉是背溜,脊椎以上那一股最瘦的肉,“三不要”,就是去掉“筋膜膘”,把那一块拿出来生切了,和一碗新鲜的心血,还有橄榄皮碎末拌在了一起。我看小纳只是拿了一碟盐过来却不放进去,各种配料分量都是刚刚好的。他先用手拌好这一盆,并不血糊糊的,反而红绿相间,然后用手捻起一小缕肉给我,可能亲眼看着刮了半天橄榄树皮,我对于这道菜的清香期待大于腥膻,果然很甜。小纳看我很能接受,失望地笑了:“我本来还说弄熟。我们这儿的年轻人也吃不了这么生,老人喜欢吃。”他的兄弟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